来源:盈泰高精发布时间:2021-09-23
“所有订单的报价,仅限于当日当时确认并付款,没有付款的一律作废重报。”
“最近都忙着一个事——谈判,和各式的供应商谈判。”
“去年就提了要涨,但一直压着,今年是压不住了。”
“市场没有后悔药,价格已经全部乱了套。”
……
当下,一场势头凶猛的有机硅原材料涨价浪潮,正席卷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并最终传导至消费端。有机硅原材料为何大涨?上中下游影响几何?消费者感受如何?涨价会否持续?无一项不需要立足高远、审慎判断,增强问题意识,以改革破题,以创新拓路。
原材料价格:形势逆天!
是拐点?还是终点?
价格涨太快,以至于付款追不上涨价速度的情形,不只出现在有机硅行业。实际上,自2020年4月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开始回暖,并出现上涨势头。进入2021年,包括黑色、有色、化工、农产品在内的众多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多数创出历史、阶段新高。
价格飙涨的背后,是疫情冲击、全球货币宽松、周期错配、供需不平衡等多种因素共振。在全球市场中,中国是大宗商品需求最旺盛的市场之一,国际大宗商品涨价及输入性通胀无疑助推了国内部分大宗商品价格,一些品种价格也连创出新高。
从产业链的角度剖析,在共荣共生、相互依存的产业链关系中,一方大幅度涨价,势必会影响到另一方的生产经营,加剧整个产业链的供求紧张关系。当下有机硅产业链所遇到的境况与之“神似”。
“事实上,现在已经不单单是原材料涨价的问题,而是即便涨价了,也无处可买的问题。”
如此变幻莫测的境况,是拐点,还是终点?我们不得而知,但连环涨价潮背后,更可怕的是随之而来的断货潮、倒闭潮。
原材料上涨可能只是加重成本压力、压缩利润空间;而断货却是直接逼停生产线,再有钱也买不到货。原材料的超级上涨,带来的影响是方方面面。价格非理性上涨的背后,自国际向国内、自上游向下游的传导不顺畅情况不可避免。
下游企业:不堪重负!
是停摆?还是考验?
近期,多家密封胶企业发布涨价函。尽管如此,也未必能稀释原材料涨价带来的经营困局。部分小企业通过行业媒体纷纷表示或留言,只有停产放假才能度过难关,生产不仅不能赚钱,还要亏钱。
上游通胀、下游通缩,有机硅产业链正在面临前有险滩、后有荆棘的史上最严峻挑战。但这种挑战并非全然来自于原材料价格上涨,也来自于企业自身在恶劣的环境下如何通过修炼内功巩固与提升市场份额的挑战。
可以肯定的是,对那些以价格为导向,以低价为卖点的企业来说,可能短期内通过一些罔顾底线的手段抢夺了市场,但从长期来看,这将是对行业、对用户、对自己的一场致命灾难。就拿密封胶企业来说,随着竞争不断升温、很多企业创新触顶便转头在成本、质量上动刀子,为了一己私利,藐视红线,大量使用裂解料、高沸料、填充劣质填料等——最后坑死甲方,累死自己,饿死同行。
当下,有机硅原材料价格的持续暴涨,对中下游更可能是一场史无前例的考验。环境的剧变,再一次为密封胶行业敲响警钟:企业要想在波涛汹涌的浪潮中屹立不倒,不止要做大,更要做强。而科技创新、精益管理、品牌价值、品质服务,是由大到强的关键性因素。事实也证明,当企业真正修炼好了内功,不论行业怎样变化,也都能牢牢抓住消费者。坚守高质量品质、探索高端价值链、深耕创新研发技术,对企业而言永远都不算晚。
有机硅:国家战略新兴产业
构建健康生态产业链迫在眉睫
上世纪50年代,在国外公司拒不转让技术,挤压,倾销和本土化的情况下,经过几代人的自力更生,中国建起了初具规模的有机硅上、中、下游整体协调发展的产业链,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技术创新和发展道路,堪称化工产业自主创新的典范。
从基础产业到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从自主创新发展到如今名副其实的有机硅生产大国,中国有机硅产业来之不易。
在当前的大国战略博弈中,基础领域的核心技术遏制日益严重,我国产业基础“卡脖子”问题已经从潜在的风险,变成了现实的安全威胁。有机硅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加快推动产业链结构优化升级,构建健康生态产业链已经迫在眉睫。这既是肩负实现制造强国的重大使命所在,也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蓄势谋变稳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有机硅产业不仅支撑着国防军工、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生物医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而且也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器、纺织、个人护理、日用品、交通运输等领域,助力民生美好生活。特别是在世界能源危机日益加剧、实现“双碳”目标的背景下,作为非石油路线的化工新型材料,有机硅愈加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时刻,有机硅产业链全体企业更需通过共创、开放的生态驱动策略,以构建健康发展的有机硅生态产业链为导向,深入实施制造强国策略。当下,全球产业链看中国,当整个有机硅产业链都能欣欣向荣的贡献中国智造的品牌力量,中国制造的明天才更有希望。
这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企业生生不息的密码。
这就是高质量产业链,各个层面的闪光,构成了整个有机硅的闪光。